本课程共六节 每节约15分钟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法系教师、西泠印社社员冯立,通过基本线条运笔、偏旁部首、字体穿插布局、独字、结构的练习,详细讲解了如何临摹《峄山碑》,让人受益匪浅。 《峄山碑》即《峄山刻石》,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,书体为小篆。《峄山碑》原在山东峄山县山上,据传被后魏太武帝拓拔焘推倒,并焚于火。从唐代始有人翻刻复制,摹刻渐多,公认最好的,是宋代郑文宝按照徐铉摹本所刻的一块,现存陕西西安碑林,世称“长安本”。清代杨守敬评此本“笔画圆劲,古意毕臻,以《泰山》二十九字及《琅琊台》(即《琅琊台刻石》)校之,形神俱肖,所谓天下真迹一等,故陈孝思论为翻刻第一。” 章节内容 第一节 基本线条的运笔练习 第二节 偏旁部首的书写练习 第三节 字体布局和穿插处理 第四节 独体字的练习 第五节 左右结构的书写方法联系 第六节 上下结构的书写方法